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女生节最大的问题在于想取代妇女节

[杂谈] 韩玉龙 2017-03-09 09:25:35 点击率:2320次

我们跟“反三七过三八”发起人聊了聊女权主义 | 搬专工




昨儿照例刷朋友圈,充斥眼帘的却是一众女生节标语:“ 送你一套祖传染色体”、“晚归要放开,不归要张开”、“如果不是有刑法,全把你们娶回家。” 


混迹其中,唯有一条倡议显得格格不入——“反三七过三八”。今天,我们请到了倡议的发起者李思磐老师,和她一起聊聊女权主义和女生节。


栏目编辑:包工头

2016.3.8


3月7日,资深媒体人、女性议题专家李思磐在“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公号发表了《女生节取代妇女节?糖衣炮弹正在轰炸女性权利》一文,面对各式各样的“女生节”标语,她说:


“女生节的活动,包括横幅、喊楼、小恩小惠的关爱行动,主要歌颂女生的性的吸引力,似乎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原始群婚制,比起经常被叫停的各类主张妇女权利的三八节活动设计——不管是讲座、海报宣传还是资料派发;这样的女生节很少成为校方维稳的对象。一些部门已经不再与(男)人类的‘自然冲动’抗衡,为了其他方面的‘稳定’不被波及。”



但是女权主义者不就是图个活得明白吗?如果说个人生活,我觉得女权主义者比非女权主义者就是过得更明白。我觉得很多非女权主义者,她们过着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比如说那些ayawawa(某情感作家)的信徒,多悲惨啊!她不仅备受压迫,而且要把这个压迫当成一种幸福。


我认为女权主义没有什么激进跟温和之分。最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把我们所关切的问题想清楚。然后我们有没有明白,我们到底要坚持一些什么样的理念和行动。所以重点不在于公众的观感,重点在于我们自己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理念,并且能够把它坚持下来,付诸于行动。

必然会有一个过程,你可能觉得周围的人不太理解你。但是我觉得女权主义跟其他的事情都是一样的,都需要你深化自己的行动力。行动力是综合的素养,包括专业能力、团队精神、号召力,只有你在相应的一个伙伴群体里面,有了一定的行动力和影响力之后,你的女权主义才会被更好地倾听和理解。



Q=青春报

L=李思磐


女生节:为了在女生中间取代妇女节地位


Q:“反三七过三八”这个宣言是在什么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呢?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呢?

L:这个其实就是几个女生在一起商量出来的,大家觉得“三七节”挺扯的,就要求我写几句,所以我就奉命写了几句,我写的就是“反三七过三八”。

Q:从发起“反三七过三八”活动到现在,有统计过共有多少人参与吗?

L:我们在“新媒体女性”微博上发了篇文章,文章下面放了一个群的二维码,群里有一百多个人参与。微博标签显示,现在差不多又快三千万个浏览(实际浏览量超过1.1亿)。



▲“新媒体女性”发起“反三七过三八”活动,全国各地的女性朋友纷纷响应

Q:您如何看待各大高校举办女生节活动的做法?

L:我觉得女生节真的没有过的必要,因为如果说男生跟女生之间需要有一些这种友好睦邻的活动,那也不一定是过女生节啊!宿舍文化节或者是学校里面很多社团活动不都是起到这种友好睦邻的作用吗?为什么一定要有那种模拟异性恋的、情侣似的集体示爱的、群婚制的这样的一个形式呢?

Q:有人认为,男生给女生过“女生节”是一种浪漫的行为,表示了对女生的关心爱护。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您看来,“女生节”是否也有过的必要?

L:我觉得很有意思,男生和女生是平等的关系,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节是男生为女生过的呢?男生和女生之间为什么一定要有浪漫呢?事实上,谈恋爱就是跟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而已,为什么男生和女生之间必须要发生一场集体的恋爱呢?

Q:有些女生可能不是为了得到男生的赞美而过女生节,也许只是给自己一个节日,想好好地奖励一下自己等等。在您看来,这样的“女生节”需要被“反对”吗?

L:对,我觉得“女生节”如果只是为了对自己好一点,其实可以在任何一天对不对?不仅仅是女生节,也有美食节呀,还有什么歌唱比赛等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其实都可以。但是女生节的问题在哪儿呢?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是为了在女生中间取代“三八妇女节”的位置而设立的。

Q:在您看来,“女生节”本身被赋予的含义是不是过于商业化呢?

L:最初可能并不是个商业节,它是个校园文化节。但是它就是为了把女生从妇女中间隔离出来。它设置的初衷就是说女生不是妇女的一部分,女生应该单独过一个节,这个是我们反对它的原因。

Q:在司法解释中定义14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未满14岁的男女称为儿童。而在现实生活中,妇女常指有孩子的女性。那么在您看来,妇女和女生是否有界限呢?“女生”是不是也应该过妇女节呢?

L:从法律上讲,这些女生都是法律上定义的妇女啊!


Q:相对于“女生节”而言,显然“三八妇女节”被赋予的意义更加深刻,那么这个深刻体现在何处呢?

L:“三八妇女节”当然不一样了。因为这个节日跟很多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比如妇女争取平等的选举权等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同工同酬),还有比较好的生活条件。

“三八妇女节”跟整个妇女运动——全方位地追求平等权利的过程是有关系的,是具有历史性的。虽然现在在中国,它的庆祝活动挺没意思的,但是它作为一个纪念日,跟“三七节”根本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就像世界文化遗产跟路边的仿古建筑一样,这个能相提并论吗?


Q: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你们太上纲上线了,不过是一个节而已。面对这种说法你们会如何回应呢?

L:一个节日可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而已,否则的话干嘛要搞国庆大阅兵呢。纪念这个节日的形式、围绕这个节日制作的话语,以及这个节日呈现怎样的男性跟女性的形象,它是会影响很多人的。本身就构成了一个歧视或者非歧视的环境。




带性别的尊重赞美要打问号


Q:您说女生不需要“来自男性的无聊的、性别化的赞美”,那么在您看来女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男性应当如何表现自己对于女性的尊重呢?

L:我觉得男性不需要特别地表达自己对女性的尊重,所有带上性别的尊重跟赞美其实都是可以打一个大问号的。我觉得男生只需要用对待一般人的尊重来尊重女生。

Q:“不要关爱要权利”中的权利具体是指哪些呢?而所谓的“关爱”有哪些不妥呢?

L:我觉得不需要关爱。因为关爱承载着一种权力关系,关爱意味着被关爱的一方本身不像施予者那么有资源,那么有权力。但是假如说人人都是平等的,那我们其实并不需要这种关爱,我们只需要被赋予平等的资源和机会,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关爱是一个附加的东西,它可以有,但也并不是必须。

Q:您为新京报撰文的那篇文章转载的人很多,有赞同有反对,存在一定争议。您在写的时候有想到发表出来的后果吗?面对一些喷子,作何回应?

L:我从来不怕有争议。因为我觉得目前需要影响的人是女性自己。只要有一定的,甚至不是所有的,甚至不是大部分的人,只要我的说法有些女生认同那就够了。

Q:加进“反三七过三八”微信群以后,我发现女性主义者的日子并不好过。她们在表达看法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多阻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更加温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吗?您会建议我们如何坚持自己女性主义者的身份呢?

L:我一点没觉得女权主义者的日子不好过。在中国的话,如果你只是想挣点钱,那你受过一定教育,相对来说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资本,过日子都不困难。但如果你想讲点道理啊,想做一点跟社会公益有关的事业,那每个人都不会容易。不仅是女权主义者,可能做其他公益活动的人也不会过得很好。

但是女权主义者不就是图个活得明白吗?如果说个人生活,我觉得女权主义者比非女权主义者就是过得更明白。我觉得很多非女权主义者,她们过着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比如说那些ayawawa(某情感作家)的信徒,多悲惨啊!她不仅备受压迫,而且要把这个压迫当成一种幸福。

我认为女权主义没有什么激进跟温和之分。最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把我们所关切的问题想清楚。然后我们有没有明白,我们到底要坚持一些什么样的理念和行动。所以重点不在于公众的观感,重点在于我们自己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理念,并且能够把它坚持下来,付诸于行动。

必然会有一个过程,你可能觉得周围的人不太理解你。但是我觉得女权主义跟其他的事情都是一样的,都需要你深化自己的行动力。行动力是综合的素养,包括专业能力、团队精神、号召力,只有你在相应的一个伙伴群体里面,有了一定的行动力和影响力之后,你的女权主义才会被更好地倾听和理解。

Q:面对女性主义,其实很多人有些矫枉过正,会无形之中倡导与男性为敌的论调。那么在您看来真正的女性主义追求的是什么呢?

L:女性主义当然不是说与男性为敌。但是我觉得在捍卫自己权利的过程中,要敢于跟所有挡住路的人为敌。不是说男生就是天然的屏障,假如说有些人他就是要挡住女性追求平等权利的道路,那么他就是敌人。

女权主义者希望能够实行性别平等,不管什么性别、什么性取向的人都能够得到同样的机会、同样的资源,能够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新媒体女性”:关注性别平等


Q:“新媒体女性”微博平台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初衷是什么?

L:“新媒体女性”是在2004年反对性别暴力十六日行动期间,广州的一群记者和编辑,也包括一些男记者和编辑,十几个人组织的一个关注性别平等的记者小组。

Q:为什么又建立了另一个吐槽号“我遭遇了性别歧视”?

L:慢慢地后来我们把它做成了一个项目。主要进行跟性别平等有关的传播,然后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行动。比如在厦大的那个“博导性骚扰”期间,有半年的时间我们做了很多事情,包括报道这件事情;给教育部建言,希望能够严惩这件事,建立新机制,防治校园骚扰。这些都得到还比较好的政策回应。

建立“我遭遇了性别歧视”是因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有个老师叫何光顺,他在课堂上说女生应该前面上午两节课不上,打扮得漂亮一点,从从容容来上课,然后用她们的美丽来鼓励男生好好学习。然后这个引起了微博上网友的一场大讨论。很多人都说中国已经很平等了,没有性别歧视,这不是性别歧视。于是我们就另外弄了个吐槽号叫“我遭遇了性别歧视”。


詹方歌 张琬茜 | 采写

图片源自网络


-END-

青春报新媒体出品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

并注明『转载自青春报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cyuspringnews